正在加载

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1921)

  • 作者: 李清然
  • 发布时间:2024-09-19


1、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

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部分):

1. 周恩来

2. 邓小平

3. 罗马尼亚

4. 陈毅

5. 刘伯承

6. 李富春

7. 朱德

8. 聂荣臻

9. 叶剑英

10. 彭德怀

11. 林彪

12. 徐向前

13. 刘少奇

14. 董必武

15. 张闻天

16. 王若飞

17. 秦邦宪

18. 向仲华

19. 李维汉

20. 邓颖超

21. 蔡和森

22. 王明

23. 博古

24. 李立三

25. 张国涛

26. 陈独秀

27. 李大钊

28. 瞿秋白

29. 鲁迅

30. 蔡元培

31. 李四光

32. 詹天佑

33. 袁世凯

34. 孙中山

35. 宋庆龄

36. 冯玉祥

37. 阎锡山

38. 李宗仁

39. 蒋介石

40. 汪精卫

41. 康有为

42. 梁启超

43. 戊戌六君子

44. 谭嗣同

45. 张之洞

2、留法勤工俭学人员名单1921

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名单:

北京大学:

赵世炎、刘清扬、周恩来、李富春、陈延年、陈乔年、肖三、蔡和森、蔡畅、向警予

上海交通大学:

熊雄、王会悟、俞秀松、施存统、李维汉、恽代英

复旦大学:

杨贤江、张申府、王稼祥

武昌高师:

施存统、邓中夏、杨东莼

湖南大学:

彭璜、罗学瓒

北京工业专科学校:

李立三

广东群益中学:

毛泽东

浙江第一师范:

方豪

南开中学:

周恩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王荷波

安徽省立第一师范:

恽代英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

沈玄庐

四川高等师范:

恽代英

广东高等师范:

彭湃

北平师范大学:

邓中夏

上海劳动大学:

蔡和森

华中大学:

施存统

3、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在哪个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源于上海。

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发起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会”,并于当年12月在上海创办《湘江评论》,宣传“勤工俭学”理念。

1919年3月,留法勤工俭学第一批学生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此后,大批青年学生从上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在上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主要集中在法租界,特别是徐汇区和闸北区。

徐汇区原名“霞飞路区”,是法租界中面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部分。这里聚集了众多中法学校和文化机构,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

闸北区原名“北区”,地处上海北郊,是与法租界接壤的华人街区。这里工业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大量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到此打工。

随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蓬勃发展,上海成为其主要出发地和中心据点。上海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足迹遍布法国各地,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留法勤工俭学最后一批都有谁

勤工俭学留法的最后一批学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等八所国立大学,他们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

在清华大学中,入选的学生有:

卢于道(机械工程,1928年毕业)

蔡祖泉(机械工程,1928年毕业)

孙毓棠(建筑工程,1928年毕业)

贾振铎(法国文学,1929年毕业)

北京大学的入选学生有:

胡杰(物理学,1928年毕业)

冯祖荀(物理学,1928年毕业)

其他国立大学入选的学生有:

南京大学:蔡邦华(政治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王伯沆(教育学)

南开大学:侯仁之(农学)

武汉大学:曾昭抡(电机工程)

浙江大学:曹亮吉(电机工程)

这些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法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中法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归国后,他们投身于教育、科研和工业建设等领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和工业发展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