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整形师(医疗美容行业从业者)必须取得专业资质才能合法行医,否则属于非法行医,将面临法律责任。以下是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1. 区分“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
医疗美容:指通过手术、药物、器械等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进行修复或再塑(如隆鼻、削骨、注射填充等)。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师操作。
生活美容:非侵入性的护理服务(如护肤、按摩等),无需医疗资质,但不得涉及医疗行为。
2. 合法行医的资质要求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19号):
机构资质: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核准“医疗美容科”诊疗科目。
医师资质:
主诊医师需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且执业范围与美容项目相关。
需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具备一定临床工作经验(如美容外科医师需有6年以上相关经验)。
护士资质:需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
3. 非法行医的法律风险
行政处罚:无证行医可被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刑事责任:若造成患者严重伤害或死亡,可能构成《刑法》第336条的“非法行医罪”,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赔偿:需承担受害者的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责任。

4. 如何核实资质?
查询机构:通过卫健委官网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查询医师:通过国家卫健委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平台核实医师资质。
警惕“黑诊所”:拒绝无证工作室、个人上门服务或非医疗机构(如酒店、美容院)开展的医疗项目。
任何宣称“无需资质即可操作医疗美容”的行为均属违法。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核实医护人员的资质;从业者必须依法取得资格,否则将承担严重后果。涉及生命安全,务必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