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的顺序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个体差异可能存在。以下是大多数儿童的典型顺序及注意事项:
1. 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的一般顺序
68岁:前牙更替
下中切牙(下门牙):最早脱落(约67岁),恒牙萌出紧随其后。
上中切牙(上门牙):稍晚于下牙(约78岁)。
侧切牙:随后脱落并萌出(约79岁),上颌可能略晚于下颌。
912岁:后牙更替
第一乳磨牙:约911岁脱落,由第一前磨牙(双尖牙)替代。
乳尖牙(犬齿):约1012岁脱落,恒尖牙萌出。
第二乳磨牙:最后脱落(约1012岁),由第二前磨牙替代。
6岁左右:新增恒牙(无乳牙对应)
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约6岁萌出于乳牙列后方,是首批恒牙,易被误认为乳牙,需重点保护。
第二恒磨牙:约12岁萌出。
2. 恒牙萌出时间表(仅供参考)
| 恒牙类型 | 萌出年龄(岁) |
|||
| 下中切牙 | 67 |
| 上中切牙 | 78 |
| 侧切牙 | 79 |
| 第一前磨牙 | 911 |
| 尖牙 | 1012 |
| 第二前磨牙 | 1012 |
| 第一恒磨牙(六龄齿)| 67 |
| 第二恒磨牙 | 1113 |
| 第三恒磨牙(智齿) | 1725(个体差异大)|
3. 注意事项
顺序差异:部分儿童可能先长恒磨牙或尖牙稍晚,若差异较大(如超过12年)建议咨询牙医。
乳牙滞留: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双排牙”),需及时拔除乳牙。
牙齿护理:六龄齿萌出后尽早做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定期检查:每年12次口腔检查,监测牙齿发育。
4. 异常情况需就医
恒牙萌出延迟(如超过正常年龄1年以上)。
乳牙脱落过早(如4岁前),可能影响恒牙排列。
牙齿拥挤、错位或明显不对称。
恒牙萌出是渐进过程,家长无需过度焦虑,但保持观察和预防性护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