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颧骨高的改善方案选择(内推还是磨骨),需综合考虑骨骼特点、面部整体协调性及个人需求。以下是专业建议:
1. 颧骨内推(截骨术)
适合情况:颧弓明显外扩:正面脸型宽大,侧面颧弓突出,形成"菱形脸"。
骨性突出为主:触诊颧骨体厚重,骨骼本身体积过大。
中面部凹陷伴随颧骨高:可通过内推同时填充改善凹陷(如苹果肌)。
优势:直接减少骨骼宽度,改善轮廓效果显著。
适合严重外扩的骨骼,对侧面线条优化明显。
风险:手术复杂度较高,需截断颧骨并重新固定,恢复期较长(36个月消肿)。
过度内推可能导致面部下垂(需医生精准把控位移量)。
2. 磨骨(颧骨削薄)
适合情况:颧骨体局部突出:正面颧骨高点过于明显,但颧弓宽度正常。
软组织较薄:骨骼突出但皮下脂肪少,磨骨后不易出现下垂。
微调需求:仅需少量降低颧骨高度,追求自然柔和。
优势:
手术相对简单,创伤小,恢复快(13个月)。
适合轻度调整,保留骨骼支撑力,下垂风险较低。
风险:改善有限,无法缩窄颧弓宽度。
过度打磨可能损伤骨骼强度或导致凹凸不平。
3. 联合方案
部分患者需结合两种术式:
颧骨体磨骨+颧弓内推:针对同时存在高度和宽度问题。
内推+韧带提升:预防术后下垂,尤其适用于皮肤松弛者。
关键决策因素
1. 影像诊断:通过CT/三维重建评估颧骨形态,明确是颧弓外扩还是颧骨体过高。
2. 软组织状态:皮肤弹性差者优先考虑磨骨或配合提升术。
3. 医生建议:经验丰富的颌面外科医生会根据面部力学平衡设计方案。
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严格佩戴头套,避免早期咀嚼硬物。
风险规避:选择具备颌面资质的医院,避免二次修复。
替代方案:轻度颧骨高可通过发型、修容或脂肪填充弱化。
建议面诊23位专业医生,对比方案后再做决定。亚洲人颧骨处理通常以适度内推为主,保留一定支撑力更符合美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