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手术的具体步骤和风险有哪些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朱星莼 上传提供



眼底手术是一类针对视网膜、玻璃体等眼底结构的手术,常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具体步骤和风险因手术类型而异,以下是常见类型(如玻璃体切除术)的:

一、常见眼底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

全面眼科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照相、OCT、B超等)。

局部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消毒铺巾,开睑器撑开眼睑。

2. 手术过程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主流):

1. 在眼球壁做微小切口(约0.5mm),插入导光纤维、玻璃体切割头和灌注管。

2. 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清除积血或增生膜。

3. 处理病变(如复位视网膜、激光封闭裂孔、注射气体/硅油填充)。

其他术式:

视网膜激光手术:通过激光凝固裂孔或渗漏血管。

巩膜扣带术:外部加压使视网膜贴附。

眼内注药术:注射抗VEGF药物(如黄斑病变)。

3. 术后处理

缝合切口(部分微创手术无需缝合)。

覆盖眼罩,给予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特殊体位要求(如注气后需俯卧位)。

二、主要风险与并发症

1. 术中风险

出血:尤其糖尿病患者或高血压患者易发生。

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器械操作可能损伤视网膜。

晶体损伤:导致白内障(多见于前部玻璃体切除)。

2. 术后风险

感染(眼内炎):罕见但严重,需紧急处理。

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约5%10%,可能需二次手术。

高眼压:气体/硅油填充可能导致暂时性眼压升高。

黄斑水肿:术后炎症反应影响视力恢复。

硅油依赖:部分患者需长期留置硅油。

3. 长期风险

白内障进展(多数患者术后12年内发生)。

角膜变性(硅油长期接触角膜)。

三、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严格遵医嘱保持体位(如注气后俯卧)、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预后:成功率达80%90%,但视力恢复程度取决于原发病严重程度。

建议由专业眼底外科医生评估个体化风险,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网站温馨提醒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
预约医院医生
咨询整形价格 3
免费看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