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脂肪沟填充手术(又称声带脂肪注射或声带自体脂肪填充术)主要适用于因声带结构缺陷导致声音嘶哑、发音无力或音质异常的人群。以下是适合该手术的具体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适合人群
1. 声带沟患者
先天性或后天性声带沟(声带黏膜下纵向凹陷),导致声带闭合不全、嗓音嘶哑或气息声。
2. 声带萎缩或薄弱者
年龄相关性声带萎缩(如老年性嗓音退化)或神经损伤(如喉返神经麻痹)导致的声带体积不足。
3. 声带手术后缺损
声带手术(如息肉、肿瘤切除)后局部组织缺失,需恢复声带体积和闭合功能。
4. 其他填充物(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效果不佳者
对临时性填充材料过敏或效果不持久,需更长效的解决方案(自体脂肪存活后效果较持久)。
5. 对音质要求较高的职业用声者
如歌手、教师、播音员等,需改善发音清晰度和音色。
二、不适合人群
1. 全身健康状况不佳者
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增加手术风险。
2. 声带活动异常(如固定性麻痹)
若声带完全无法移动,填充可能无效,需结合其他治疗(如声带内移术)。
3. 急性喉部炎症或感染
需先控制感染再考虑手术。
4. 吸烟或胃酸反流未控制者
长期吸烟或反流性喉炎可能影响脂肪存活和术后效果。

三、手术注意事项
1. 术前评估
需通过喉镜检查、嗓音评估(如频闪喉镜、声学分析)明确声带结构和功能问题。
2. 脂肪来源
通常取自腹部或大腿脂肪,经纯化后注射至声带,存活率约3070%,可能需要多次注射。
3. 术后恢复
短期禁声(12周),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发声,36个月后脂肪稳定方可评估最终效果。
4. 替代方案
若脂肪填充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其他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硅胶)或声带内移术。
四、风险与局限性
脂肪吸收:部分脂肪可能被吸收,需二次注射。
过度矫正:可能导致声带僵硬或音调异常。
感染或出血:罕见但需警惕。
建议在专业喉科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