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手术中的“开鼻”步骤(通常指开放式鼻整形术,Open Rhinoplasty)是手术的关键阶段,通过鼻小柱切口联合鼻腔内切口,充分暴露鼻部结构以便进行精细调整。以下是具体操作的分步说明:
1. 切口设计
鼻小柱切口:在鼻小柱(鼻孔之间的柱状组织)中部做倒V形或阶梯形切口,连接两侧鼻腔内切口(沿鼻翼软骨下缘)。
目的:最小化可见瘢痕,同时提供最佳术野。
2. 剥离与显露
皮下剥离:锐性分离皮肤及软组织,向上掀起鼻部皮瓣,暴露鼻翼软骨、鼻骨及鼻中隔。
关键结构显露:
鼻翼软骨:调整穹窿形态或支撑力。
鼻中隔:获取移植材料或矫正偏曲。
鼻骨:进行截骨塑形。
3. 鼻中隔处理
中隔暴露:分离黏膜软骨膜,显露鼻中隔软骨。
中隔取材:保留至少1cm的L形支撑框架,切取多余软骨用于移植(如延长鼻尖)。
偏曲矫正:复位扭曲部分,缝合固定。
4. 鼻背处理
驼峰去除(如需要):用骨凿或锉刀削除鼻骨/软骨驼峰。
假体植入(若适用):在鼻背筋膜下腔隙置入硅胶/膨体假体或自体软骨。
5. 鼻尖塑形
软骨调整:缝合鼻翼软骨内侧脚以收窄鼻尖,或通过移植物(盾形、帽状移植物)增加突出度。
支撑强化:可能使用鼻中隔延伸移植物或撑开移植物稳定结构。

6. 截骨术(Osteotomy)
适应症:宽鼻骨或驼峰矫正后需闭合截骨线。
操作:经皮或内入路截断鼻骨,手法复位缩窄鼻背。
7. 缝合与固定
分层缝合:精确对齐鼻小柱切口,减少瘢痕;鼻腔内切口用可吸收线缝合。
外固定:鼻夹板稳定骨骼,胶带减轻肿胀,可能放置鼻腔填塞物止血。
注意事项
开放 vs. 闭合式:开放式创伤较大但视野佳,适合复杂鼻整形;闭合式(无外切口)恢复快但操作受限。
风险控制:避免过度切除导致支撑丧失,注意保护鼻部血运。
以上步骤需由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生操作,结合个体鼻部条件个性化设计。术前3D模拟和详细评估对方案制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