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胸术后体格检查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以确保手术效果、早期发现并发症并促进恢复:
1. 切口评估
愈合情况: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裂开或感染迹象(如脓性分泌物、异味)。
瘢痕形成:早期评估瘢痕增生或挛缩倾向,尤其是高风险患者。
2. 乳房形态与对称性
假体位置:触诊确认假体是否在位,有无移位、旋转(解剖型假体需注意方向)。
轮廓异常:检查是否有波纹(rippling)、凹陷或不对称,可能提示包膜挛缩或假体折叠。
3. 触诊与疼痛评估
包膜挛缩:触诊乳房硬度(按Baker分级:Ⅰ级柔软,Ⅳ级坚硬伴变形),早期发现纤维化。
疼痛定位:区分切口疼痛(正常术后痛)与持续性深部疼痛(可能为血肿、感染或神经压迫)。
4. 感染迹象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乏力。
局部表现:乳房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压痛加重或波动感(提示脓肿可能)。
5. 出血与血肿
肿胀程度:快速增大的肿胀或瘀斑可能提示活动性出血。
皮肤颜色:紫红色或青紫提示皮下积血。
6. 乳头乳晕感觉
神经损伤:检查乳头感觉是否异常(麻木、过敏或减退),尤其是经乳晕切口者。
7. 引流液评估(如有引流管)
性状与量:血性引流突然增多可能为出血,浑浊液体提示感染。
8. 上肢活动与肌肉功能
胸大肌评估:若假体置于胸肌下,检查肌肉收缩是否受限或疼痛(可能影响假体位置)。
9. 淋巴结检查
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触痛可能提示感染或免疫反应(如硅胶假体相关淋巴腺病)。
10. 全身系统检查
罕见并发症:如呼吸困难(警惕血胸/气胸,罕见但可能发生于术中操作不当)。
11. 影像学辅助(必要时)
超声/MRI:疑似血肿、假体破裂或深部感染时进一步评估。
注意事项:
术后时间节点:早期(1周内)侧重感染、出血;后期(1月后)关注包膜挛缩、假体移位。
患者主观反馈:询问疼痛变化、异物感或异常声响(如假体破裂可能的“硅胶游走”)。
术后随访应个体化,高风险患者(如吸烟、糖尿病、自体脂肪隆胸者)需更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