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炮治疗后1周仍出现按压疼痛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可能的原因及应对建议
1. 正常恢复反应
超声炮通过聚焦超声波刺激皮下组织(筋膜层、真皮层),会引发可控的微小损伤以促进胶原再生。部分人(尤其是皮肤较薄、敏感者)可能在治疗后12周内仍有局部压痛或肿胀,这与个体修复能力有关。
建议:观察疼痛是否逐渐减轻,避免用力按压治疗部位,可配合冷敷缓解不适。
2. 操作因素
若治疗时能量过高或在同一部位重复操作过多,可能导致深层组织水肿或轻微炎症,延长恢复时间。
建议:联系操作医生反馈症状,确认治疗参数是否合理。
3. 异常情况需警惕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伴随红肿热痛或皮肤破损,需排除感染或神经损伤(罕见但需重视)。
建议:立即就医检查,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或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1周内不要揉搓、高温桑拿或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炎症。
保湿修复:使用医用修复面膜或温和护肤品,加速屏障恢复。
防晒: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何时需就医?
疼痛超过2周无缓解。
出现皮疹、发热或局部皮肤变色。
触碰时有明显硬结或灼热感。
:多数情况下轻微压痛是正常恢复过程,但需结合自身症状变化判断。如有疑虑,建议优先咨询主治医生复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