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性牙凸(骨性前突)是否需要通过磨骨手术矫正,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以下是关键信息
1. 骨性牙凸的成因与分类
牙性前突:牙齿角度异常导致,可通过正畸(如拔牙矫正、隐形矫治)改善。
骨性前突:上颌或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位置异常,需结合骨骼问题处理。
2. 非手术矫正方案(轻中度病例)
正畸掩饰性治疗:通过拔牙(通常为前磨牙)内收牙齿,改善凸度,但对骨骼改变有限。适用于轻度骨性前突。
功能矫治器(青少年):如头帽、Herbst矫治器,可引导颌骨生长。
联合治疗:正畸+微创手术(如骨皮质切开术)加速牙齿移动。
3. 手术矫正(中重度病例)
正颌手术:截骨调整颌骨位置(如上颌LeFort I截骨、下颌矢状劈开术),是解决严重骨性问题的根本方法。
磨骨手术:通常用于修饰下颌角或颏部形态,而非直接矫正前突。单纯磨骨无法改变牙齿与颌骨的整体关系。

4. 是否必须手术?
取决于严重程度:
轻度:正畸可能足够。
中重度: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术前术后均需矫治牙齿)。
面部美观需求:若患者对侧貌改善要求高,手术效果更显著。
5. 专业评估建议
检查项目:X光片(头颅侧位片)、CT、牙模分析等。
多学科会诊:正畸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共同制定方案。
6. 风险与权衡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但现代技术已较成熟。
非手术局限:可能无法完全达到理想面型。
结论:并非所有骨性牙凸都需磨骨手术。轻中度可通过正畸改善,重度需正颌手术。具体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影像数据及患者需求制定。建议尽早面诊口腔正畸/颌面外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