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留基委奖学金公布名单时间(留基委奖学金资助标准2020)

  • 作者: 李妍兮
  • 发布时间:2024-09-13


1、留基委奖学金公布名单时间

留基委奖学金公布名单时间

留基委奖学金(全称:中国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奖学金)是中國國家設立的一項獎學金,旨在資助中國學生赴海外高校留學。每年,留基委都會公布獎學金名單,供申請者查詢。

具體公布時間因年份而異,通常在每年5-7月左右。申請者可以在留基委官方網站查詢確切時間。獎學金名單會在公布後一段時間內公示,申請者可通過輸入姓名或證件號碼等信息進行查詢。

獲獎名單公布後,獲獎者將收到留基委的通知書。通知書中會說明獎學金的具體金額、資助期限、資助項目等信息。獲獎者需要按照通知書要求完成相關手續,方可領取獎學金。

需要注意的是,留基委獎學金的申請競爭非常激烈。申請者需要具備良好的學術背景、研究能力和社會實踐經歷等條件,方有較大機率獲得獎學金。因此,建議有意申請者提前準備,仔細閱讀申請材料,並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2、留基委奖学金资助标准2020

留基委奖学金资助标准202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基委)为中国公民提供出国留学资助,其奖学金资助标准根据不同出国留学类型和留学目的地而有所不同。

本科生

亚太地区:45000元人民币/年

欧洲、北美和大洋洲:50000元人民币/年

硕士生

亚太地区:50000元人民币/年

欧洲、北美和大洋洲:60000元人民币/年

博士生

亚太地区:55000元人民币/年

欧洲、北美和大洋洲:65000元人民币/年

博士后

亚太地区:60000元人民币/年

欧洲、北美和大洋洲:70000元人民币/年

以上资助标准为基本资助标准,实际资助金额可能根据具体项目和机构而有所调整。留基委还提供多种其他资助项目,如联合培养奖学金、青年科学家奖学金等,资助标准有所不同。

留基委奖学金资助除了包括学费、生活费外,还可能包括国际差旅费、资料费、保险费等费用。奖学金资助时长根据留学项目类型而定,一般为1-4年。

需要注意的是,留基委奖学金资助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且需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申请人需通过留基委组织的选拔考试,并根据申请名额和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3、2020留基委最新奖学金政策

2020 年留基委奖学金政策

为积极支持和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CSC) 推出了 2020 年奖学金政策。该政策旨在选拔和资助优秀中国学生和学者赴海外留学深造,推动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奖学金类型

奖学金种类丰富,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等各类人员。其中,本科生奖学金包括奖学金、学费奖学金和语言培训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奖学金和学费奖学金;访问学者奖学金包括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博士后奖学金为全额奖学金。

资助范围

奖学金资助范围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保险费、国际旅费以及必要的科研经费。具体资助标准根据申请类别、留学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中国国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已获得或将于留学期间获得国内大学同等或更高学历

符合相关留学国家和地区的签证要求

无违法违纪记录

申请流程

申请流程分为报名、初审、面试和公示等阶段。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 1 月至 4 月,申请人可通过线上或线下系统提交申请材料。初审通过后,进入面试环节,由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审,择优录取。最终录取结果将在官网公示。

注意事项

申请人须仔细阅读奖学金政策,了解具体要求和资助内容。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并按要求及时提交。获得奖学金后,需严格遵守奖学金管理规定和资助合同,按时完成学业并回国服务。

4、国家留基委奖学金多少钱

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奖学金是国家为资助我国公民或国际人士出国留学或来我留学而设立的专门奖学金。奖学金金额根据留学国家、留学类别、留学期限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以下类别:

博士研究生

国家公派:每月约合人民币3000-3500元;

联合培养:每月约合人民币4000-4500元。

硕士研究生

国家公派:每月约合人民币2500-3000元;

联合培养:每月约合人民币3500-4000元。

本科生

国家公派:每月约合人民币2000-2500元;

联合培养:每月约合人民币3000-3500元。

访问学者

短期:每月约合人民币5000-6000元;

长期:每月约合人民币8000-10000元。

其他类别

研修生:根据项目和合作方要求确定;

短期交流生:一般不提供生活费。

需要注意的是,奖学金金额会根据留学国家和物价水平而有所调整。获奖者还可能获得其他资助,如安家费、学费、医疗保险等。

具体奖学金金额可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官方网站或国内院校国际交流部门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