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留法勤工俭学学校(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在哪个区)

  • 作者: 张泽夕
  • 发布时间:2024-08-14


1、留法勤工俭学学校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留学生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法国华工积极响应。1920年,蔡元培提出“留法勤工俭学”计划。该计划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法国教育部决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1920年到1925年,大批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在工厂、农场等地打工。勤工俭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爱国情怀。

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成立了“中国工学互助会”,由周恩来担任会长。互助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宣传革命思想。1922年,他们参加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学生回国后,成为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许多著名革命家都是勤工俭学的学生。

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体现。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优秀的人才,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在哪个区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具体地点在愚园路123号。这里曾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所在地,也是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

1919年,一批爱国青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他们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勤工俭学委员会,并制定了《勤工俭学规程》。该规程规定,凡赴法勤工俭学人员,须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登记,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自此,愚园路123号成为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出发点。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大批中国青年从这里踏上赴法求学的征程。他们当中,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的科技人才和革命干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愚园路123号,也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址。

3、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留法勤工俭学主要人物名单

早期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人物包括:

蔡元培:著名教育家,首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之一,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吴玉章: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

李石曾:著名教育家、政治家,赴法勤工俭学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新中国国务院总理,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领导人。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赴法勤工俭学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为后来的革命生涯奠定思想基础。

徐特立:著名教育家、政治家,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参与爱国活动,回国后献身教育事业。

朱德:新中国元帅,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军事将领。

萧楚女: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参与女权运动,为妇女解放做出贡献。

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积极组织革命活动,牺牲在国内。

聂荣臻:新中国元帅,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军事将领。

4、留法勤工俭学是谁组织的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由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组织发起的。

1920年,李维汉、赵世炎等人在法国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少年共产党成为它的旅欧支部。

1922年,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在法国巴黎召开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以培养能独立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留学生为根本任务”的方针,并决定大规模开展勤工俭学运动,派遣青年学生赴法国学习。

周恩来亲自担任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负责人,积极动员国内各界支持,筹集经费,选拔优秀学生。1922年至1927年,先后有1600余名青年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生们在法国一边学习文化、政治知识,一边在工厂、农场等地打工赚钱,补贴学费和生活费,同时也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骨干和革命活动家,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