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范围在30%80%之间,差异较大。以下是关键要点:
1. 存活率范围
初次移植:平均约30%70%,部分患者可达80%(依赖技术及个体条件)。
二次补填:因血管床已建立,存活率可能提高10%20%。
2. 影响存活率的核心因素
供区选择:脂肪质量较好的部位(如大腿、臀部)存活率更高。
提取与处理技术:
低创伤抽吸(如钝针、低负压)减少脂肪细胞损伤。
离心/过滤纯化:去除油滴与破损细胞,保留完整脂肪干细胞。
注射技巧:
分层、多点、少量注射(每点≤0.1ml),避免局部堆积导致坏死。
使用钝针减少血管损伤。
受区血运:血供丰富的区域(如面部)比瘢痕组织更易存活。
3. 个体差异
代谢与健康:吸烟、糖尿病、高龄会降低存活率。
术后护理:2周内避免压迫、高温(如桑拿),减少剧烈运动。

4. 提高存活率的进展
SVF/纳米脂肪:添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可提升10%30%存活率。
PRP辅助:富含生长因子的血小板血浆可能改善脂肪血管化。
生物支架材料:研究中的胶原支架可支持脂肪细胞定植。
5. 术后吸收与稳定期
3个月内:约40%60%脂肪被吸收(血管化阶段)。
6个月后:剩余脂肪基本稳定,效果持久(部分患者需二次移植)。
存活率并非固定值,需结合医生技术、患者条件与术后管理综合评估。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并严格遵循术后指导,可最大化移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