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出现疤痕紧绷、拉扯感及疼痛是较为常见的恢复期问题,通常与组织愈合、瘢痕增生或皮肤紧张有关。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尝试:
1. 缓解疼痛与紧绷感
药物干预
短期止痛:按医生建议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避免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瘢痕软化:若疤痕发硬,可局部涂抹硅酮凝胶(如芭克)或贴硅酮贴片,抑制瘢痕增生,缓解紧绷感。
物理缓解
轻柔按摩:术后24周(经医生确认后),用指尖蘸取维生素E油或医用保湿霜,以打圈方式按摩疤痕及周围皮肤,每日23次,每次5分钟,逐步软化组织。
热敷:用温热毛巾(不超过40℃)敷于紧绷区域,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开未愈合的伤口)。
2. 减少疤痕增生与粘连
压力疗法
穿戴弹力塑身衣至少13个月(遵医嘱),均匀加压可抑制瘢痕凸起,减轻拉扯感。
若局部疤痕较硬,可咨询医生是否需配合压力垫局部加压。
专业治疗
瘢痕注射:若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医生可能建议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软化平复。
光电治疗:术后36个月,激光(如CO?点阵)或射频可改善瘢痕弹性。
3. 活动与姿势调整
避免剧烈拉伸
术后1个月内减少大幅伸展动作(如高举手臂、突然转身),以免牵拉伤口。
睡觉时用枕头垫高抽脂部位,减轻皮肤张力。
渐进式运动
恢复后期(6周后)逐步开始低强度拉伸(如瑜伽),以温和增强皮肤柔韧性。

4. 何时需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提示感染、神经损伤或严重粘连,需及时复查:
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跳痛、灼热感。
疤痕发红、渗液、发热,伴随发烧。
局部麻木或刺痛感长期不缓解。
5. 长期护理建议
防晒:疤痕暴露部位严格防晒(SPF50+),避免色素沉着。
保湿:长期使用含积雪草、尿囊素的护肤品,维持皮肤弹性。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促进胶原蛋白修复。
注意:个体恢复差异较大,务必遵循主刀医生的个性化建议,尤其是按摩和运动的时间点。多数紧绷感会在36个月内随瘢痕成熟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