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手术(如下颌角截骨、颧骨内推等)属于较大的颌面整形手术,术后一年通常已基本恢复稳定。一年后的变化因人而异,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变化
轮廓改善:骨骼重塑后,脸型会更接近预期效果(如瓜子脸、线条柔和等),但具体效果取决于手术方案、医生技术及个人基础条件。
软组织适应:术后初期可能出现皮肤松弛或下垂(尤其年龄较大或皮肤弹性差者),一年后多数人通过自身修复或辅助治疗(如射频、线雕)会逐渐改善,但少数人可能需要额外处理。
对称性:轻微的左右不对称可能在恢复期逐渐调整,若一年后仍明显不对称,可能与手术操作或愈合差异有关。
2. 功能恢复
咀嚼与张口:多数人一年后可正常饮食,但极少部分人可能因神经损伤或肌肉适应问题仍有轻微受限。
神经感觉:下牙槽神经损伤导致的麻木感通常612个月内恢复,极少数人可能遗留长期轻微麻木。
3. 长期稳定性
骨骼愈合:截骨部位基本愈合完成,但骨缝可能尚未完全骨化(需更长时间),需避免剧烈撞击。
效果维持:若无意外损伤,骨骼变化通常是永久的,但随年龄增长,皮肤松弛、脂肪分布变化可能影响整体轮廓。
4. 可能的并发症(少数情况)
增生或骨痂:截骨处可能出现异常增生,导致局部凸起(需修复手术)。
关节问题:颞下颌关节可能因咬合改变或手术影响出现弹响、疼痛(需正畸或关节治疗)。
感染或排异:极少数迟发性感染或固定材料排异可能后期出现。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建议术后1年进行CT检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
心理适应:部分人可能对效果不满意或需时间适应新脸型,需术前充分沟通预期。
维护保养:健康作息、防晒、抗衰护理有助于延长效果。
磨骨一年后,大部分求美者会获得稳定的轮廓改变,但个体差异较大。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严格遵循术后护理指南,能显著降低风险并提升满意度。若对效果或恢复有疑虑,建议及时联系主诊医生复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