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民国时期公费留学的人多吗(民国时期公费留学的人多吗现在)

  • 作者: 马星颜
  • 发布时间:2024-09-24


1、民国时期公费留学的人多吗

2、民国时期公费留学的人多吗现在

民国时期,公费留学曾经一度非常盛行。当时,政府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斥巨资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据统计,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共公派留学生约 10 万人,其中一部分公费留学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学生。

公费留学人员在当时社会地位较高,回国后大多成为各领域领军人物。如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家胡适、经济学家张伯苓,皆为公费留学回国的杰出人才。

如今公费留学已不再普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自费留学已成为主流。据统计,2022 年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已超过 100 万人。

造成公费留学减少的原因有多方面。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已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公费留学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的专业培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公费留学需要巨额资金支持,难以持续大规模派遣。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加强,自费留学已成为更为灵活和便捷的留学方式。

综上,民国时期公费留学曾盛极一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而现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公费留学不再普遍,自费留学已成为主流留学方式。

3、民国时期公费留学的人多吗知乎

民国时期公费留学人数尚且有限,但其影响深远。

人数受限

民国初期,政府财力窘迫,公费留学名额有限。据统计,1912-1927年间,政府公费留学人员不足千人。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庚子赔款资助的留学基金,留学人数才有所增长。

严苛选拔

公费留学资格竞争激烈。选拔程序包括笔试、面试、体检等,考察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身体健康状况等。仅有少数成绩优异、德才兼备者才能获得资格。

留学目的

公费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弥补国内高等教育不足。留学专业以工、理、农、医为主,以培养实业建设急需的科技人才。少部分学生赴海外学习文史、艺术等专业。

深远影响

尽管人数有限,但公费留学人员对民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引进了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思想,推动了新学制的建立、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工业化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公费留学也为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不少留学归国人员成为各领域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的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4、民国时期出国留学费用

民国时期,出国留学风潮兴盛,但费用不菲。根据当时不同国家和专业,留学费用差异较大。

美国:

学费:每年约500-1000美元,相当于当时国内5000-10000大洋。

生活费:约每年1000-1500美元,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

英国:

学费:每年约300-500英镑,相当当时国内3000-5000大洋。

生活费:约每年500-700英镑,略低于美国。

日本:

学费:每年约150-300日元,非常便宜。

生活费:约每年500-700日元,也较低。

其他欧洲国家:

学费:每年约200-400美元,与美国相当。

生活费:因国家而异,一般在500-1000美元之间。

民国时期,出国留学的费用不仅包括学费和生活费,还有旅费、书籍费等杂费。出国留学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当时只有富裕家庭或得到政府资助的学生才能有机会留学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