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留学生落户申报(留学生上海落户毕业几年之内有效)

  • 作者: 李芸汐
  • 发布时间:2024-09-19


1、留学生落户申报

留学生落户申报

留学生落户是国际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申请在国内定居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引进政策的不断完善,留学生落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留学生落户申报主要分为两大类:

应届毕业生落户:适用于在国内高校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在毕业两年内提出申请的留学生。

非应届毕业生落户:适用于毕业两年后提出申请的留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保缴纳等条件。

落户申报的流程通常包括:

1. 收集材料:包括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工作证明、社保证明等。

2. 向所在城市的人才服务中心提交申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申请方式,需要提前了解。

3. 等待审核:人才服务中心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条件进行评分。

4. 面试或笔试:部分城市会要求申请人参加面试或笔试,以进一步评估其综合能力。

5. 发放落户许可:审核通过后,人才服务中心会发放落户许可,申请人可凭此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落户申报的条件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学历:一般要求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工作经验:部分城市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技术类岗位需具备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社保缴纳:通常要求在申报前连续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

其他条件:如年龄、专业背景、项目成果等。

留学生落户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

住房保障:部分城市为落户留学生提供住房补贴或优先购房资格。

就业支持: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等服务,帮助留学生融入当地就业市场。

教育医疗:享受当地居民同等的教育和医疗待遇。

子女入学:子女可优先享受当地公立学校入学资格。

留学生落户申报是一项复杂且需要投入时间的任务,建议提前做好准备,并咨询相关部门了解详细的信息。

2、留学生上海落户毕业几年之内有效

留学生上海落户有效期缩短至毕业几年之内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留学生落户政策的通知》,明确留学生落户有效期由毕业8年之内缩短至毕业几年之内。

该政策规定,自2023年6月1日起,留学生须在毕业后两年之内提出落户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的取消落户资格。对于已提出落户申请但未在有效期内完成审批的,按原有效期继续受理。

缩短留学生落户有效期的目的是优化落户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沪就业创业。同时,这也是为了避免人才资源流失,鼓励留学生尽快在上海扎根发展。

对于符合落户条件的留学生,上海将继续提供便捷的落户服务。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通过上海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官网或“随申办”APP提交落户申请。

缩短留学生落户有效期的政策将进一步激发留学生来沪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为上海建设国际人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3、留学生落户上海新政策2024

近年来,上海市为了吸引和留住海外优秀人才,不断优化落户政策。根据最新的政策,预计2024年上海市留学生落户政策将进一步放宽。

主要变化包括:

取消社保缴纳年限要求:以往留学生需要在上海累计缴纳社保满7年才能申请落户,而新政策将取消这一要求。

放宽年龄限制:之前留学生落户年龄限制在45周岁以内,新政策将放宽至50周岁以内。

细化就业单位范围:新政策将明确留学生可落户的就业单位范围,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等。

新政策还针对不同类型留学生制定了更加细化的落户条件:

名校毕业生: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可直接落户。

重点专业毕业生:毕业于上海市重点培育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专业,且符合一定条件,可申请落户。

高层次人才:拥有博士学位或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等,符合一定条件,可申请落户。

新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留学生在上海落户的门槛,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落户上海,为上海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留学生落户北京户口办理流程

留学生落户北京户口办理流程:

第一步:满足落户条件

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毕业于认可的国外大学

在京工作满一年且社保满一年

第二步:提交申请材料

《北京市来京人员引进申请表》

护照、签证

学历认证书

工作证明

社保证明

无犯罪记录证明

第三步:办理就业服务证

到所属的就业服务中心办理就业服务证,所需材料包括:工作证明、学历认证书、社保证明。

第四步:积分核定

提交就业服务证后,相关部门将根据学历、工作年限、社保缴纳等因素进行积分核定。

第五步:审核通过

积分达到78分以上,且符合其他条件,将获得落户资格。

第六步:办理落户手续

到所属派出所办理落户,需提交:户口本、身份证、就业服务证、落户通知书等材料。

注意事项:

落户需在毕业后两年内申请。

落户前需解除国外国籍。

办理过程中若有疑问,可咨询属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出入境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