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日本留学(鲁迅在日本留学认识的一位朋友,在东京发生)
- 作者: 郭黎初
- 发布时间:2024-09-13
.jpg)
1、鲁迅在日本留学
鲁迅对日本留学一事心怀复杂的感受,既有憧憬,也有矛盾。
.jpg)
1902 年,鲁迅怀着追求新知的渴望远赴日本仙台,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起初,他醉心于西学,希望能学得真才实学,拯救国人。令他失望的是,日本社会充斥着欺骗和虚荣,令他深感厌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逐渐认识到医学并非其真正兴趣所在,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他在仙台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说和翻译。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并非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1906 年,鲁迅因不满日俄战争期间的日本军国主义暴行,愤然回国。虽然他对日本留学一事有着复杂的感受,但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和思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鲁迅在日本留学认识的一位朋友,在东京发生
在昔日繁华的东京街头,鲁迅于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西村伊作的日本友人。
初见西村先生时,鲁迅正为学习日语而苦恼。西村先生主动上前搭讪,并热心提供帮助。他不仅耐心解答鲁迅的语言问题,还带他游览东京各处,深入了解日本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友谊不断加深。鲁迅发现西村先生是一位思想开明、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们常在咖啡馆里促膝长谈,探讨文学、政治和社会问题。西村先生对鲁迅的才华十分欣赏,并鼓励他追求文学创作的道路。
一天傍晚,两人在九段坂散步。彼时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花瓣如雨般落下,美不胜收。鲁迅不禁感慨道:“真是人间仙境啊!”西村先生闻言轻叹一声:“有仙境,也有地狱。”
他告诉鲁迅,在东京繁华的外表之下,隐藏着贫困与压迫。他指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造成极大的社会分化,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鲁迅深受西村先生话语的触动。他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阴暗面,并以此为契机,创作了大量批判现实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多年以后,鲁迅和西村先生的友谊从未褪色。他们通信往来,寄托着对彼此的思念和对和平、进步的共同期许。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日本朋友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诸多知己好友,其中有一位名叫内山完造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社会主义者,也是东京帝国大学的学者。
内山完造对鲁迅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向鲁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帮助鲁迅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鲁迅曾赞扬内山完造是一位“真挚的友人”“高尚的人格”。
内山完造不仅在思想上给予鲁迅启迪,在生活上也给予了鲁迅很多帮助。当时鲁迅生活拮据,内山完造经常接济他,并为他提供住所。鲁迅曾两次借宿在内山完造的家中,并在此期间创作了著名的《狂人日记》。
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晚年。他们通信频繁,互相鼓励和支持。鲁迅曾在给内山完造的信中写道:“你是我的半个故乡。”
内山完造的去世对鲁迅打击很大。他在给朋友许广平的信中写道:“内山去年死。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失去了一部分自己。我对于生命,虽然很看得轻;对于朋友,却看得极重。”
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友谊是一段珍贵的跨国友谊。它不仅见证了鲁迅思想的转变,更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4、鲁迅在日本留学两件影响很大的事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两件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大事:
一、观看《茶花女》
1906年,鲁迅在仙台观看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仲马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敢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她的悲惨命运深深震撼了鲁迅。他对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产生了质疑,认为社会体制和制度必须改变。
二、参加革命团体
1906年,鲁迅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东京支部。该团体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鲁迅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这不仅培养了他的政治意识,也让他意识到文学的力量,认为文学可以成为改变社会的武器。
这两件事对鲁迅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们塑造了他的进步思想,促使他投身革命事业,并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犀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传统陋习,为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