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手术(如下颌角截骨、颧骨内推等)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但通常建议放置引流。以下是关键考量因素:
1. 为何通常建议放置引流管?
减少血肿/积液:磨骨手术创面大,术后渗血和组织液易积聚,引流管可导出液体,降低感染和压迫风险。
促进愈合:积液可能影响骨愈合或导致局部瘢痕增生,引流可减少此类并发症。
观察出血情况: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活动性出血。
2. 不放置引流管的可能情况(需严格评估)
术中止血彻底:如使用电凝、骨蜡等控制出血,且术野干燥无渗血。
手术范围较小:仅局部打磨(非大面积截骨),创伤较小。
医生经验丰富:对解剖结构熟悉,能精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
术后加压包扎:配合弹性绷带或面罩加压,防止液体积聚。
3. 风险与争议
支持不放置的观点:认为引流管可能增加逆行感染风险或不适感。
反对观点:多数研究显示,引流利大于弊,尤其对于截骨量大的手术。

4. 临床建议
遵循医生判断:资深颌面外科医生会根据术中出血、手术范围、患者体质等决定。
术后密切观察:即使不放置引流,也需通过影像学(如B超)监测积液情况。
个体化处理: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患者更需谨慎,可能必须引流。
虽然少数情况下可能不放置引流管,但磨骨手术属于高风险四级手术,绝大多数专业医生会倾向于放置引流管2448小时,以确保安全。最终需以主刀医生的方案为准,切勿因追求“少创伤”而忽视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