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手术后挤出多余液体(通常是肿胀液或少量渗出的血液和麻醉混合物)的过程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适或疼痛,但具体感受因人而异,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痛阈不同,对疼痛的敏感度也不同。
手术范围:抽脂面积越大,术后肿胀液可能越多,挤压时的刺激可能更明显。
医生操作技术:轻柔的手法可以减轻不适感,粗暴按压可能加剧疼痛。
术后时间: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内需要排出液体,此时麻醉效果已消退,但肿胀液积聚较多,挤压可能会有钝痛或压迫感。
2. 为什么需要挤压液体?
抽脂后,医生可能会在切口处放置引流管或手动轻柔按压,目的是:
减少肿胀液堆积,加速恢复。
降低血肿或血清肿(局部积液)的风险。
帮助皮肤更好地贴合皮下组织,塑形效果更佳。
3. 如何减轻不适?
术前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疼痛敏感史,医生可能会调整术后管理方案(如使用长效麻醉剂或镇痛泵)。
术后护理:
按医嘱穿戴塑身衣,减少肿胀。
口服止痛药(如医生开具的布洛芬等)缓解疼痛。
避免剧烈活动,减少组织牵拉。
专业操作:挤压液体应由医护人员完成,避免自行操作导致感染或损伤。

4. 异常情况需警惕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及时联系医生:
剧烈疼痛,伴随发热或红肿(可能感染)。
液体呈脓性或有恶臭。
持续大量渗液超过48小时。
挤压液体时的疼痛通常是短暂且可控的,多数人描述为“酸胀”或“压迫感”,而非剧烈疼痛。严格遵循术后指导、保持伤口清洁以及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能显著降低不适风险。如有担忧,建议术前详细咨询医生关于疼痛管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