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陪读政策规定(孩子去德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 作者: 马珺朵
- 发布时间:2024-08-26
1、德国留学陪读政策规定
德国留学陪读政策规定
德国留学陪读政策允许留学生的家属在留学生就读期间陪同前往德国生活。
申请资格
1. 受抚养直系亲属: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年龄60岁以上)。
2. 经济担保:陪读人员需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担在德国的生活费用。每月生活费约为720欧元。
3. 语言能力:主申请人需具备德语A1级或英语B1级语言能力。
申请流程
1. 获取德国签证:陪读人员需向德国驻华使领馆申请家庭团聚签证。
2. 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主申请人的德国居留许可、经济能力证明、语言能力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3. 等待审理:签证审理时间通常为3-6个月。
在德居留期限
陪读人员的居留期限与主申请人相同。通常为最初一年的学生签证期限,之后可根据需要延长。
工作和学习
持有陪读签证的人员在德国享有有限的工作权,可从事每周不超过10小时的兼职工作。陪读人员还可以申请语言课程或继续深造。
注意事项
1. 健康保险:陪读人员必须购买德国健康保险。
2. 签证延期:主申请人的学生签证过期后,陪读人员的签证也会失效,因此需要及时申请延期。
3. 独立居住:陪读人员不得与主申请人分居,必须同住一个住所。
2、孩子去德国留学家长可以陪读吗
孩子赴德留学,家长是否可以陪读,取决于以下条件:
获得陪读签证
家长须申请德国陪读签证,该签证允许家长在孩子留学期间在德国停留。申请要求包括:
经济证明: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家长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销。
亲属关系证明:需证明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健康保险:家长和孩子需拥有有效的健康保险。
孩子的年龄和学位
一般来说,陪读签证只适用于孩子不满 18 岁或正在攻读学士学位或以下的家长。
居住安排
家长和孩子必须共同居住,不得分开租房或寄宿。家长不得在德国工作或接受教育。
陪读时间限制
陪读签证通常与孩子的学业时间一致,但最长不超过 5 年。如果孩子因故延长学业,家长也需要申请签证延期。
其他注意事项
家长需要定期联系学校和外国人登记处,更新信息。
家长应尊重德国法律和文化,避免引起问题。
建议家长学习基本的德语,以便与他人沟通和应对日常情况。
上述条件表明,家长陪读孩子的可能性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或攻读更高学位的学生。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家长应仔细考虑上述要求和限制,确保符合德国的陪读政策。
3、孩子留学德国,父母怎么去陪读
父母陪读孩子留学德国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 申请陪读签证
父母需要前往德国驻华使领馆申请陪读签证(家庭团聚签证)。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护照和签证申请表
邀请函(由孩子提供)
经济证明(证明有足够的资金负担在德国的生活)
健康保险证明
2. 入境德国
获得签证后,父母可以前往德国。入境时,需要向边检人员出示陪读签证和护照。
3. 办理居留许可
入境后,父母需要在当地外国人管理局办理居留许可。居留许可有效期通常为孩子留学期间的长度。
4. 生活安排
父母在德国的生活安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可以租房或与孩子合租,也可以由孩子安排住宿。
5. 医疗保险
父母在德国需要办理医疗保险。可以加入孩子的学生保险,也可以自行购买商业保险。
6. 工作限制
持有陪读签证的父母在德国工作有限制。只能从事与陪读相关的兼职工作,且时限不能超过每周 20 小时。
提示:
申请陪读签证时,需要提前准备材料,以免耽误行程。
居留许可有效期内,父母可以多次出入德国。
父母在德国期间,可以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
陪读期间,父母应注意遵守德国法律,避免逾期居留等违法行为。
4、德国留学陪读政策规定是什么
德国留学陪读政策规定
根据德国相关法律法规,非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学生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可以申请陪读签证。陪读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结婚或亲子关系:提供有效的结婚证或出生证明。
经济能力:配偶或父母必须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养活陪读者。月收入应在720欧元以上(截至2023年)。
健康保险:陪读者必须拥有德国公共健康保险。
语言要求:配偶陪读者不需要具备德语水平。未成年子女陪读者需达到德语A1水平(基本语言交流)。
居留许可期限:陪读签证的有效期与学生居留许可相同,通常为一年,并可续签。
陪读者的权力和义务
工作许可:配偶陪读者有权在德国工作。未成年子女陪读者无权工作。
学习许可:未成年子女陪读者有权在德国学习,但必须满足相应学校的入学要求。
居留限制:陪读者不得离开德国超过6个月,否则将失去居留资格。
遵守法律:陪读者必须遵守德国法律和法规。
申请流程
陪读签证应提交给德国驻相关国家的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材料清单可能因国家而异,但通常包括:
签证申请表
有效护照
结婚证或出生证明
经济能力证明
健康保险证明
.jpg)
德语水平证明(未成年子女陪读者)
注意:陪读签证申请需要时间处理,建议尽早提交。费用也因国家而异,请咨询当地德国驻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