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开展整形手术的医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但具体人物存在一定争议,主要与早期整形外科的界定和文献记载的完整性有关。以下是几位在中国现代整形外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医生:
1. 倪葆春(1899–1997)
背景:中国现代整形外科的先驱之一,曾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贡献:1920年代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工作,率先开展颌面畸形修复、唇腭裂修复等整形手术。他被认为是中国整形外科的奠基人之一。
影响: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整形外科专业人才,推动学科体系化。
2. 张涤生(1916–2015)
背景:被誉为“中国整形外科之父”,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后赴美国进修。
贡献:1940年代开始从事整形外科,尤其在抗美援朝期间为战伤士兵进行大量修复手术。1950年代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建立中国首个整形外科专科,系统开展器官再造、显微外科等技术。
影响:其团队编写的《整复外科学》是中国首部权威教材。
3. 朱洪荫(1914–2002)
背景: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贡献:1950年代在北京建立整形外科中心,专注于烧伤修复与先天畸形矫正,推动北方地区的学科发展。
争议与补充说明
更早的探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医生(如广州博济医院的伯驾)可能完成过简单的整形手术,但多为零星案例,未形成学科体系。
学科定义:现代整形外科的“开展”需区分“零星手术”与“系统化专科建设”,后者以倪葆春、张涤生等为代表。

结论
若以系统化开展整形外科为标准,倪葆春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先驱之一;而张涤生因学科建设的全面性,被公认为中国整形外科的主要奠基人。若需进一步考证早期个案,可查阅《上海卫生志》或圣约翰大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