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超声炮治疗时“没感觉”是否会影响效果,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关键点
1. 个体差异与正常现象
痛阈较高或皮肤较厚:部分人对能量不敏感,尤其在脂肪较厚的部位(如下颌缘),可能感觉较弱,但能量仍可作用于深层组织。
设备校准与操作规范:正规仪器会根据皮肤检测自动调节参数,即使无强烈痛感,只要能量达到标准,仍会有效。
2. 效果的关键因素
能量累积与层次精准:超声炮通过聚焦超声波作用于SMAS筋膜层或真皮层,需确保能量直达目标层次。操作者的技术经验至关重要,需精准把控深度和能量。
治疗头选择:深部治疗头(如4.5mm)侧重提拉,可能痛感更弱;浅层治疗头(如3.0mm)针对胶原增生,可能感觉更明显,但无痛感不绝对代表无效。
3. 需警惕的情况
能量不足或设备问题:若操作者因担心副作用调低能量,或设备未正常输出,可能导致效果打折。建议选择有资质的机构,治疗前确认设备认证(如CFDA/FDA)。
术后反应观察:即使术中无感,13天后可能出现轻微肿胀、压痛,提示治疗起效。若全程完全无任何反应,需与医生沟通复查参数设置。
4. 验证效果的建议
影像对比:术前术后通过超声影像或VISIA检测对比皮下胶原纤维和筋膜层变化。
渐进式评估:超声炮效果通常在13个月逐渐显现,可观察皮肤紧致度、纹理改善等。

无痛感≠无效,但需排除操作不当。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术后配合保湿修护,并按疗程治疗(一般需23次)。若对效果存疑,可要求机构提供治疗参数记录供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