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留学德国(季羡林留学德国十年揭秘二战真相)
- 作者: 马晏溪
- 发布时间:2024-07-29
1、季羡林留学德国
季羡林,20世纪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1946年,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后,季羡林作为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远赴德国留学。
抵达哥廷根大学后,季羡林刻苦攻读梵文和巴利文,师从著名印度学家西克教授。在西克教授的指导下,季羡林对印度哲学和梵语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潜心研读《奥义书》、《薄伽梵歌》和《法句经》等经典著作,为日后成为一代梵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留学期间,季羡林广泛接触德国文化和学术思想,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他参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与德国教授和同学交流切磋,极大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的这段经历对于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养成了严谨治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德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深深地熏陶了他,为他日后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季羡林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他曾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为我国语言学和东方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季羡林留德留学的这段经历,成为他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也为中德学术交流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季羡林留学德国十年揭秘二战真相
3、季羡林留学德国十年 没去过
季羡林,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东方学家。1929年,21岁的季羡林留学德国 G?ttingen 大学。在德期间,他埋首于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季羡林竟从未离开过 G?ttingen。当被问及为何不去畅游欧洲时,他回答说:“我没有时间。我只想好好学习,尽快取得学位回国。”
这份专心致志的精神,贯穿了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生涯。他始终认为,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起诱惑。在德国留学的十年间,他没有沉迷于旖旎的风光,而是潜心钻研,最终在语言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季羡林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是靠走马观花得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积累起来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季羡林留学德国十年没去过,这个看似遗憾的事例,却蕴含着他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的深沉爱国情怀。他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学而优则仕”的古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术报国的楷模。
4、季羡林留学德国的经费来源
季羡林于1935年留学德国,其经费来源主要有:
清华大学公费资助:
季羡林是清华大学文学院的高材生,获得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的名额。这笔奖学金覆盖了他赴德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和往返旅费。
德国政府奖学金:
季羡林在德国期间,同时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这笔奖学金主要用于补充清华大学资助的不足部分,保障他的生活和学习。
私人赞助:
季羡林在赴德之前,得到了他的老师和亲友的资助。其中,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吴宓教授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金问泗将军为他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
勤工俭学:
为了补贴生活,季羡林在德国期间从事过多种勤工俭学的工作。他曾在图书馆做兼职,也在中餐馆打工。这些收入帮助他减轻了经济负担。
通过这些经费来源,季羡林得以顺利完成在德国的学业,并在语言学、东方学和佛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