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基底手术(主要改善鼻翼基底、鼻小柱基底或鼻孔基底的凹陷问题)的恢复期因手术方式、个人体质及术后护理而异,但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术后初期(0~7天)
肿胀与不适:术后前3天肿胀最明显,可能伴随淤青、轻微疼痛或麻木感,通常1周内逐渐减轻。
拆线:若为外切口(如鼻小柱或鼻孔缘切口),缝线一般在5~7天拆除;内切口(口腔内)可能使用可吸收线,无需拆线。
活动限制:需避免剧烈运动、低头、擤鼻涕等动作,防止出血或移位。
2. 中期恢复(1~4周)
肿胀消退:大部分表面肿胀在2~3周消退,但局部轻微肿胀可能持续数周。
饮食与清洁:口腔切口需保持清洁,避免辛辣、过硬食物;外切口需防晒,减少疤痕增生风险。
逐步恢复日常:1周后可轻办公,2周后基本恢复轻度活动,但仍需避免碰撞鼻部。
3. 稳定期(1~3个月)
软组织恢复:深部组织肿胀逐渐吸收,鼻基底形态趋于自然,可能伴随轻微紧绷感。
疤痕软化:切口疤痕在3个月左右软化,颜色变淡(外切口需配合抗疤痕治疗)。

4. 完全恢复(3~6个月)
最终效果显现:植入物(如假体或自体软骨)与组织完全融合,肿胀完全消退,达到稳定状态。
触感自然:鼻基底区域触感逐渐柔软,无明显异物感。
影响恢复时间的因素
手术方式:单纯填充(玻尿酸/自体脂肪)恢复较快(1~2周);植入假体或软骨手术恢复较慢。
个人体质: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者恢复更快;吸烟、熬夜可能延长恢复期。
术后护理:严格遵医嘱冰敷、抗感染、避免压迫鼻部可加速恢复。
注意事项
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红、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排异反应。
术后3个月内避免戴框架眼镜或过度揉捏鼻部。
建议根据主刀医生的具体方案进行护理,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