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后腹腔出血是一种严重但相对少见的并发症,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 手术操作相关因素
血管损伤:抽脂针或套管误入腹腔,损伤腹壁深层或腹腔内血管(如腹壁下动脉、肠系膜血管等),导致出血。
穿刺过深:操作时突破腹肌层或腹膜,进入腹腔,损伤内脏(如肝脏、脾脏、肠道)或大血管。
过度抽吸:暴力操作或反复抽吸可能增加组织撕裂和血管损伤风险。
2. 解剖变异或技术失误
患者存在腹壁血管走行异常(如腹壁动脉位置变异),术者未充分掌握局部解剖。
在腹部瘢痕组织(如既往手术切口)附近操作时,因组织粘连增加血管损伤风险。
3. 术后管理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本身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服用抗凝药物),或术中未充分止血。
血压波动:术后血压突然升高(如疼痛、咳嗽)可能导致已闭合的血管再次出血。
4. 患者个体因素
肥胖或腹壁松弛者可能因脂肪层过厚增加操作难度,误穿风险升高。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影响血管脆性和愈合能力。
警示症状早期表现:剧烈腹痛、腹胀、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进展表现:腹部膨隆(内出血)、休克体征(如冷汗、意识模糊)。
紧急处理
立即就医,通过超声/CT确认出血位置和程度。
严重者需手术探查止血(如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并可能输血补充血容量。
预防措施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严格掌握抽脂层次(在皮下脂肪层操作,避免进入肌层或腹腔)。
术前评估凝血功能,停用抗凝药物(需医生指导)。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异常。
如果怀疑腹腔出血,属于医疗紧急情况,需立即联系手术团队或前往急诊处理。延误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