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浑身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具体原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应对建议:
一、常见原因
1. 手术创伤反应
抽脂属于有创操作,术中会对脂肪层、血管、神经造成轻微损伤,身体释放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引发疼痛,尤其在术后13天最明显。
特点:多为钝痛或胀痛,活动时加剧,可能伴随淤青、肿胀。
2. 麻醉代谢影响
全麻或静脉麻醉后,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类似感冒后的不适感。
硬膜外麻醉(腰部麻醉)可能暂时影响神经,导致腰背或下肢酸胀。
3. 体位性压迫
术中长时间固定体位(如俯卧、侧卧)可能导致肌肉或关节受压,术后出现僵硬或酸痛。
4. 过度抽脂或多部位手术
抽脂范围大、部位多(如腰腹、大腿、手臂同时进行)时,创伤累积可能加重全身疼痛反应。
5. 术后活动不当
过早剧烈活动或未按医嘱穿塑身衣,可能导致组织牵拉、渗血增加,加重疼痛。
6. 并发症信号(需警惕)
感染:疼痛持续加重,伴随发热、红肿、分泌物。
血栓或肺栓塞: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下肢肿痛。
药物过敏或毒性反应:如利多卡因过量可能导致全身肌肉震颤、疼痛。
二、应对措施
1. 术后短期疼痛管理
药物: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弱阿片类止痛药。
冷敷:术后48小时内冰敷抽脂区域,减少肿胀和疼痛。
休息与体位:抬高抽脂部位(如腿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2. 长期缓解与护理
穿塑身衣:帮助减少肿胀、促进皮肤贴合,建议穿戴46周。
轻度活动:术后23天开始缓慢行走,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
按摩与理疗:拆线后可通过淋巴引流按摩减轻组织粘连(需专业人员操作)。
3. 何时需紧急就医?
疼痛突然加剧或持续超过1周不缓解。
出现发热、皮肤发红发热、脓性渗出。
胸闷、呼吸急促、单侧腿肿等血栓迹象。

三、预防建议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避免过度抽脂(单次抽吸量不宜超过5000ml)。
术前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术后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有需要)。
术后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
如果疼痛伴随异常症状或心理焦虑,建议及时联系手术团队复查,排除并发症可能。术后恢复期因人而异,通常24周疼痛会显著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