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眼皮在内眼角(医学上称为“泪阜”附近)发现小疙瘩,可能与多种生理或病理情况有关。以下是常见的可能性及建议:
1. 正常结构误判
泪阜:内眼角粉红色的小凸起是正常的泪腺组织,负责分泌泪液和油脂,帮助润滑眼球。有时可能因轻微炎症或摩擦显得突出。
结膜皱襞:结膜(眼皮内侧的薄膜)的正常褶皱可能在翻动眼皮时形成暂时性的隆起。
2. 常见良性病变
结膜滤泡:由慢性刺激(如隐形眼镜、过敏)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表现为透明或白色小颗粒,通常无痛。
结膜结石: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黏液钙化形成的小黄白色硬点,可能摩擦角膜引起异物感。
乳头增生:过敏或炎症导致的结膜表面微小突起,可能伴充血或痒感。
3. 需警惕的病症
霰粒肿(睑板腺囊肿):睑板腺阻塞形成的无痛性结节,若靠近内眼角可能触及。
麦粒肿(睑腺炎):急性感染引起的红肿硬结,疼痛明显。
病毒性结膜炎:如腺病毒感染,可能伴随滤泡和充血。
罕见肿瘤:如乳头状瘤或皮样囊肿,生长缓慢但需病理确诊。
4. 如何处理?
观察:若无红肿、疼痛、视力影响,可暂观察12周。
就医指征:若疙瘩持续增大、影响闭眼、伴随分泌物/视力变化,需眼科检查。
专业诊断:医生可能通过裂隙灯检查,必要时取样活检。
5. 预防建议
避免揉眼,注意隐形眼镜清洁。
过敏人群减少接触花粉/尘螨,使用抗过敏滴眼液。
热敷(适用于霰粒肿早期)。
注意:自行翻眼皮可能刺激眼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及时就诊可排除严重病变,确保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