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术后出现局部“水硬块”通常与以下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并及时就医处理:
1. 血清肿(Seroma)
原因:抽脂后皮下腔隙内液体积聚(组织液、淋巴液或血液渗出),形成包裹性囊肿,触感硬或有波动感。
表现:局部肿胀、硬块,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皮肤紧绷感。
处理:小血清肿可能自行吸收,需穿戴加压塑身衣促进愈合。
较大或持续存在的血清肿需医生穿刺抽液,并可能注射硬化剂或加压包扎。
2. 血肿(Hematoma)
原因:术中毛细血管出血未完全停止,血液在皮下积聚形成血块。
表现:硬块伴随淤青、疼痛,可能逐渐变硬。
处理:早期可通过冷敷减少出血,后期热敷促进吸收。
较大血肿需医生引流,避免感染或纤维化。
3. 脂肪坏死(Fat Necrosis)
原因:抽脂过程中部分脂肪细胞受损或血供不足,导致脂肪液化或硬化。
表现:硬块可能伴随压痛,后期可能钙化形成结节。
处理:多数可逐渐吸收,严重时需医生介入(如按摩、超声治疗,极少数需手术清除)。

4. 纤维化或瘢痕组织增生
原因:术后组织修复过程中胶原过度增生,形成硬结。
表现:硬块质地较韧,可能持续数月。
处理:按摩、超声治疗或局部注射激素软化瘢痕。
5. 感染(较少见但需警惕)
原因: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细菌感染。
表现:硬块发红、发热、剧痛,可能伴有发烧。
处理:立即就医,需抗生素或引流治疗。
何时需要就医?
硬块持续增大、疼痛加剧。
伴随发热、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硬块影响活动或超过1个月未消退。
术后注意事项
严格穿戴塑身衣:减少腔隙形成,促进皮肤贴合。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防止出血或积液。
定期复诊:医生可通过超声检查判断硬块性质。
如果怀疑并发症,建议尽快联系手术医生评估,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