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留学生落户外地社保(上海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 作者: 王砚舟
- 发布时间:2024-06-22
1、上海留学生落户外地社保
上海留学生落户外地社保
随着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上海落户。由于上海户籍政策的严格限制,不少留学生在沪落户后,却面临着落户外省市社保的问题。
留学生落户上海后,如果就业城市不在上海,则需要将社保关系转至就业城市。但由于各地社保政策的差异,留学生在落户外地社保时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例如,部分城市要求留学生提供境外社保缴费证明,但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往往没有缴纳社保,这导致他们在落户外地社保时难以补缴。
留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缴纳社保和在就业所在地缴纳社保的待遇也不相同。在户籍所在地缴纳社保,可以享受当地的医保、养老保险等福利,但如果在就业所在地缴纳社保,则可能无法享受户籍所在地的福利。
为了解决留学生落户外地社保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简化留学生社保转移手续,为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保服务。例如,可以考虑推出针对留学生的社保补缴政策,或允许留学生在就业所在地缴纳社保后,将社保关系转移至户籍所在地,享受户籍所在地的社保福利。
留学生落户外地社保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和完善政策,为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保保障,助力留学生在国内就业创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上海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上海留学生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3
2023年,上海市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全球顶尖人才。
基本条件:
持有学士及以上学历,且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0高校
已在上海就业或拟来上海就业
工作单位为上海市重点产业或领域,或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落户方式:
留学回国人员落户:适用于在境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
外国留学生落户:适用于在境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历的外国留学生。
政策要点:
硕博士优先: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可直接申报落户。
企业落户通道:企业可引进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并为其办理落户。
人才绿卡:符合特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获得为期5年的上海市人才绿卡。
子女教育保障:落户留学生及其子女可享受上海市义务教育免学费待遇。
通过这些政策,上海希望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留学人才,促进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3、留学生上海落户毕业几年之内有效
留学生落户上海新政出炉:毕业后有效期内可落户
近日,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落户管理的若干意见》(沪办发〔2023〕7号),其中包括针对留学生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的规定。
新政明确,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境外高校学历且回国后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毕业后可凭《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在上海市有效期内申请办理落户。
有效期为毕业后7年内,即在获得学位证书的7年内,留学回国人员均可凭借有效期内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申请落户。取消了之前规定的毕业后5年内落户的限制。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落户环境,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在上海寻找工作、积累经验,有利于引进和留住更多优秀海外人才。
留学生在申请落户时,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拥有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境外高校学历;
回国后从事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
持有有效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留学生还可以通过加入本市创新创业团队、在沪设立企业等方式申请落户。
这项新政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为上海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4、留学生上海户口落户条件2023
留学生上海户口落户条件2023
为吸引和留住海外优秀人才,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引进人才实施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留学生可申请上海户口:
一、基本条件
1. 具有国外学士以上学历,或国内重点高校学士学历+国外硕士以上学历;
2. 在上海市就业并持有有效的《上海市外国人就业证》;
3. 无刑事犯罪记录。
二、特殊人才认定
除了基本条件外,以下特殊人才可享受优先落户政策:
1. 世界排名前500高校毕业生;
2. 获得国外博士学位,并在业界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3. 在上海市重点机构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重要职务,并取得突出成绩;
4. 获得国家或省级以上科技奖励。
三、落户方式
留学生符合条件后,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落户:
1. 留学生落户通道:网上申报,经审核后参加笔试和面试。
2. 人才引进通道:用人单位推荐,经审核后入围上海市人才引进计划。
四、落户流程
留学生落户流程主要包括:提交材料、资格审核、笔试面试、公示、审批、发放户口本等环节。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可参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五、注意事项
1. 留学生落户需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要求,一般为2-3年。
2. 落户申请人应提前了解落户政策,并提前做好材料准备。
3. 落户后需遵守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影响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