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出隆胸植入物(如硅胶假体)时发现的包膜,实际上是人体对异物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称为包膜挛缩。以下是其形成机制和原因的科学解释:
1. 包膜的本质
正常愈合反应:当任何异物(如假体)被植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试图将其隔离,形成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包膜”。这是正常的防御机制,类似伤口愈合时的瘢痕组织。
成分:包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和少量炎症细胞组成,初期较薄且柔软,通常不会影响假体功能。
2. 为何取出时包膜仍存在?
长期纤维化:若假体存留时间较长(数年或更久),包膜可能逐渐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即使取出假体,已形成的纤维组织不会自动消失,需手术切除(包膜切除术)。
慢性炎症刺激:若假体曾破裂、渗漏或引发感染,包膜会因持续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厚,导致粘连紧密。
3. 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部分患者体质易产生过度瘢痕(如瘢痕体质)。
手术技术:术中创伤大、出血多或假体位置不当可能加重包膜形成。
假体类型:毛面假体可能降低包膜挛缩率,但取出时包膜粘连可能更显著。

4. 临床处理
包膜切除术:取出假体时,医生通常同步切除包膜以减少残留异物反应,避免后续硬化或畸形。
保留部分包膜:在某些修复手术中,可能保留部分包膜以维持组织支撑。
5. 术后注意事项
引流与压迫:防止血肿(血肿会增加瘢痕风险)。
药物辅助:如使用抗瘢痕药物或免疫调节剂(需医生指导)。
包膜是人体隔离异物的自然产物,取出假体时的包膜状态取决于植入时间、并发症及个体反应。手术中彻底清除包膜能降低后续问题,但需权衡组织损伤与美观需求。术后护理对减少瘢痕再生至关重要。
若有具体症状(如疼痛、变形),建议咨询整形外科医生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