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微整形操作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行。以下是相关法律和规定的要点:
1. 法律依据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19号):
微整形(如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线雕等)属于医疗美容项目,操作涉及真皮层或更深的层次,必须由医疗机构内的执业医师或合规医务人员进行。
非医疗机构(如美容院、工作室)及无资质人员开展微整形属于非法行医。
2. 资质要求
机构资质: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核准“医疗美容”诊疗科目。
人员资质:
医生: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注册范围为“医疗美容”或相关临床科室),并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
护士:需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在医师指导下配合操作。
产品合规:使用的药品或器械(如注射材料)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
3. 非法操作的后果
对个人:无资质操作可能导致感染、毁容、失明甚至生命危险(如血管栓塞)。
对机构:面临罚款、取缔,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336条“非法行医罪”)。

4. 消费者注意事项
核实机构与医生的资质(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
拒绝“上门服务”“工作室注射”等非正规途径。
要求查看药品包装和批号,确保来源合法。
微整形是医疗行为,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任何宣称“无需资质”“速成培训”的操作均属违法,安全风险极高。务必通过合法途径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