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骨手术(如下颌角截骨术)中“留角”或“不留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面部基础、审美偏好以及医生的技术经验。两者各有优缺点,具体需结合以下因素综合考量:
一、留角与不留角的区别
1. 留角(自然风格)
定义:在下颌角处保留一定的转折角度(通常120°130°),避免线条过于圆滑。
适合人群:
面部软组织较少(偏瘦),骨骼感较强的人。
追求自然、立体感,希望保留原生骨骼特征的。
男性或希望保持一定硬朗气质者。
优点:
更接近天然骨骼结构,降低“假脸”感。
减少术后皮肤松弛风险(对年龄较大者更重要)。
缺点:
改善效果可能较含蓄,对“小V脸”追求者不够彻底。
2. 不留角(流畅风格)
定义:将下颌角完全截除,打造从耳垂到下巴的平滑弧线(俗称“一刀切”)。
适合人群:
面部脂肪或软组织较多(圆脸、婴儿肥),需强烈缩窄下面部者。
偏好韩式“鹅蛋脸”“锥子脸”审美的人群。
优点:
下面部轮廓变化明显,显脸小、显年轻。
缺点:
可能显得人工痕迹重(尤其基础条件不适合时)。
皮肤下垂风险较高(需配合提升术或术后严格护理)。
二、关键决策因素
1. 面部基础
留角更适合:下颌角突出但下巴较短者(避免脸型过圆)。
不留角更适合:下巴本身较长或比例协调者(否则易显下巴突兀)。
2. 年龄与皮肤状态
30岁以上或皮肤弹性较差者,留角可降低术后松弛风险。
3. 医生技术
经验丰富的医生能根据骨骼、肌肉、皮肤状态精准设计截骨量和角度,避免过度截骨导致二次修复。
4. 审美趋势
近年更趋向“适度留角”的自然审美(如鞠式轮廓),避免过度网红感。

三、建议步骤
1. 术前评估
通过CT或3D建模分析骨骼结构,明确截骨范围。
与医生充分沟通,用模拟图对比留角/不留角效果。
2. 权衡风险
不留角可能伴随神经损伤、不对称等风险,需选择资质齐全的医院。
3. 术后维护
不留角需更严格佩戴头套(13个月),预防下垂。
没有绝对“更好”的选择,需结合自身条件、医生建议及审美需求。自然派选留角,精致派选不留角,但切记避免过度追求极端效果。术前务必多看医生案例,选择与自身风格匹配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