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自体脂肪胶(如SVFgel或Nanofat)虽然都来源于自体组织,但在成分、制备方法、应用场景及效果上有显著区别。以下是详细对比:
1. 成分与结构
脂肪(传统脂肪移植)
成分:完整脂肪组织,包含成熟脂肪细胞、血管基质成分(SVF)、胶原纤维等。
结构:保留大颗粒脂肪团(直径约13mm),需通过离心或过滤纯化,去除部分油脂和血液。
自体脂肪胶(如SVFgel或Nanofat)
成分:高浓度血管基质成分(SVF,含干细胞、生长因子)及微小脂肪颗粒(直径约0.10.5mm)。
结构:通过机械乳化或酶解处理,形成更细腻的凝胶状物质,几乎无完整脂肪细胞。
2. 制备方法
脂肪:
吸脂获取脂肪 → 离心/洗涤去除杂质 → 直接注射(颗粒较大)。
自体脂肪胶:
SVFgel:脂肪组织经离心、酶解(如胶原酶)消化 → 分离SVF → 与剩余脂肪基质混合成凝胶。
Nanofat:机械乳化(反复通过细孔针头) → 过滤去除纤维组织 → 形成液态脂肪乳。
3. 临床应用
脂肪:
用途:丰胸、丰臀、面部容积填充(如太阳穴、苹果肌)。
优点:支撑力强,适合大容量填充;存活率约3070%(依赖医生技术)。
局限:可能出现钙化、结节,吸收率不稳定。
自体脂肪胶:
用途:精细部位(如泪沟、眼周细纹、手部年轻化)、皮肤再生(改善瘢痕、色素沉着)。
优点:更易扩散,减少结节风险;富含干细胞促进组织修复。
局限:无法用于大容量填充(因流动性高,支撑力弱)。

4. 存活机制
脂肪:依赖移植后血管再生(再血管化),部分细胞因缺氧死亡。
脂肪胶:SVF中的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同时分泌生长因子促进局部修复,存活率更稳定。
5. 恢复与并发症
脂肪:术后肿胀明显,恢复期较长(13个月);可能出现凹凸不平。
脂肪胶:肿胀轻,恢复快;但过度填充可能导致局部硬结(因高浓度SVF)。
选择建议
选传统脂肪:需增加体积(如隆胸、丰臀)或结构性支撑(如鼻基底填充)。
选脂肪胶:精细修饰(如面部皱纹)、皮肤质地改善或联合脂肪移植提高存活率。
若有具体需求(如抗衰或塑形),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