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填充的用量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既要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又要确保安全性和存活率。以下是关键考虑因素和步骤:
1. 治疗部位与基础条件
部位需求:不同部位所需脂肪量差异较大。例如:
面部(如太阳穴、苹果肌、鼻基底):通常单侧0.5~5ml不等。
胸部或臀部:可能需要200~500ml/侧(但需分次进行)。
组织基础:凹陷程度、皮肤张力、原有组织容量等会影响用量。严重凹陷可能需要更多脂肪,但需避免过度填充。
2. 脂肪存活率的影响
自然吸收率:脂肪移植后约30%~70%可能被吸收(个体差异大),医生通常会超量填充(约20%~30%),但需避免过度导致硬结或血供不足。
技术因素:精细化注射(少量、多层次、多隧道)可提高存活率,减少单次用量需求。
3. 医生经验与评估
术前设计:通过面部扫描、测量或3D成像辅助评估缺失容积。
术中调整:依赖医生经验动态判断,例如:
静态与动态平衡:表情活动时需自然,避免填充过量。
血供保护:单次注射量过大可能压迫血管,导致脂肪坏死。
4. 安全原则
分次填充:大面积填充(如丰胸)建议2~3次,间隔3~6个月,降低并发症风险。
保守策略:首次可略少,补填更易控制效果。

5. 个体差异
代谢与体质:年轻人或代谢快者可能需要更多冗余量。
术后护理:加压包扎、避免压迫等影响存活率。
专业建议
必须面诊:由医生根据实际触诊、影像等制定方案。
沟通预期:明确“自然”或“饱满”等风格需求,调整用量。
例如:轻度太阳穴凹陷可能每侧2~3ml,而重度可能需要4~5ml(考虑吸收后效果)。
最终,用量是医学与美学的结合,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个性化方案平衡效果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