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乱象也频频被曝光。整形医生陈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需格外谨慎,并提供了以下辨别正规机构的实用建议:
1. 查验证照资质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规医美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中明确包含“医疗美容科”。可要求机构出示原件,或通过当地卫健委官网查询。
医生资质:操作医生需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注册范围应为“医疗美容”),并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核实。注射类项目(如玻尿酸)需由医生操作,而非“美容师”。
2. 观察机构环境与流程
场所规范:正规机构需有独立手术室、无菌环境,且公示收费标准、风险告知书等。若发现环境简陋、消毒不严,需警惕。
术前评估:正规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评估适应症,并告知风险与禁忌症。若机构一味推销“套餐”或回避风险,需谨慎。
3. 警惕低价陷阱与虚假宣传
价格异常低廉:远低于市场价的“促销”可能是假冒产品(如走私针剂)或非专业医生操作。
广告话术:避免轻信“百分百安全”“零风险”“明星同款”等绝对化宣传,正规机构会客观告知效果与局限性。

4. 核实药品与设备来源
药品扫码验真:正规机构会提供药品原装包装,可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查验真伪。
设备合规性:如热玛吉、超声刀等设备需有中文标识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可要求机构展示。
5. 拒绝“黑场所”与无资质推荐
生活美容≠医疗美容:美容院、美甲店等无资质场所严禁开展注射、手术等项目。
谨慎对待“熟人推荐”:即便熟人案例成功,也需独立核实机构资质,避免被“医美中介”误导。
陈宇医生的额外提醒
保留证据:签署知情同意书、保存病历、缴费凭证,便于维权。
理性消费:拒绝被“容貌焦虑”绑架,充分了解项目风险后再决策。
维权渠道:若遇违规行为,可向当地卫健委、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中国医美行业正逐步规范,但消费者仍需提高鉴别能力,选择安全放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