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祛疤是一种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改善疤痕外观的医疗美容技术,其完整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初步咨询与评估
面诊医生:与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医生沟通,了解疤痕类型(如增生性、凹陷性、色素性等)、形成时间及个人健康状况。
疤痕评估:医生检查疤痕的深度、颜色、质地及皮肤类型,判断是否适合激光治疗(部分疤痕可能需结合其他疗法)。
预期效果沟通:明确可改善的程度(完全祛除较难,但可显著淡化)、治疗次数及潜在风险。
2. 术前准备
皮肤检测:可能需进行皮肤敏感测试或影像分析。
避光与药物调整:
避免暴晒或使用防晒霜24周,减少色素沉着风险。
停用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或部分化妆品(视医生建议)。
清洁皮肤:治疗当天彻底清洁治疗区域,避免残留化妆品或油脂。
3. 治疗过程
麻醉:表浅疤痕:可能仅需外用麻醉药膏(如利多卡因)。
较深疤痕:局部注射麻醉或冷喷镇痛。
激光操作:
设备选择:根据疤痕类型选用不同激光(如CO?激光磨削增生疤痕、点阵激光刺激胶原重塑凹陷疤痕、脉冲染料激光淡化红色疤痕)。
具体步骤:医生精准控制激光参数(波长、能量),逐层作用于疤痕组织,分解色素、刺激胶原再生或汽化多余组织。
时长:通常1030分钟(面积小则更快)。

4. 术后护理
即时处理:
冷敷缓解红肿,涂抹抗生素药膏或修复敷料。
部分治疗后会形成微小结痂(如CO?激光),需自然脱落。
日常护理:
防晒:严格防晒(物理遮挡+高倍防晒霜),避免色素沉着。
清洁:24小时内避免沾水,后用温和清洁产品。
保湿修复:使用医用修复霜(如含透明质酸、生长因子)。
避免刺激:12周内禁用手剥痂皮、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
复诊:按医生要求随访,观察恢复情况。
5. 多次治疗与效果维持
疗程间隔:一般需36次治疗,间隔48周/次(根据皮肤修复速度调整)。
联合疗法:严重疤痕可能结合注射(如糖皮质激素)、微针或手术切除。
长期维护:防晒+皮肤护理可延长效果,部分人需定期巩固治疗。
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孕妇、光敏性皮肤、活动性感染、瘢痕体质者需谨慎。
风险提示:可能出现短暂红肿、色素异常或感染(概率低,需严格无菌操作)。
激光祛疤的效果因人而异,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并优化效果。